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解剖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共同创办的跨学科学术期刊,以广大解剖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间的信息交流为宗旨,坚持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202/R
- 国内刊号:10-12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后组颅神经的颅底内镜手术解剖
朱杭军;王玉海;叶光明;张建东;袁林杰;马新军
关键词:后组颅神经, 内耳门, 内镜, 手术, 解剖
摘要:目的:观察迷路后和乙状窦后径路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的相关解剖结构,为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在8例16侧成人尸头上模拟实施迷路后和乙状窦后径路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观察手术径路上各结构对手术的影响以及第9~12颅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去除顶骨、大脑以及部分小脑组织,暴露颈静脉孔、内耳门及其周围结构,测量颈静脉孔上缘距内耳门下缘垂直距离。结果:8例16侧标本均顺利完成迷路后径路模拟内镜手术;2例4侧在不损伤小脑情况下顺利完成乙状窦后径路模拟手术,小脑为内镜导入的主要障碍。镜下观舌咽和迷走神经之间间距相对较大,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发生部相距很近;舌下神经位于上述颅神经前、内、下方,形成5~8束较细神经纤维平行分布。颈静脉孔上缘距内耳门下缘垂直距离为(8.26±1.05)mm。结论:迷路后径路为后组颅神经内镜手术较理想径路,而单纯依靠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实施内镜手术相当困难;内耳门是手术中可靠的定位标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