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解剖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共同创办的跨学科学术期刊,以广大解剖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间的信息交流为宗旨,坚持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202/R
- 国内刊号:10-12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的临床及影像学的特点分析
张旭;丁文元;王辉;杨大龙;白智龙;王海莹;魏海鲲
关键词:颈椎病, 椎体分节不良, 颈椎曲度, 活动度,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3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98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椎体分节不良患者71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其中住院号尾数为单号的、无分节不良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前路手术完成减压和脊柱重建,观察颈椎分节不良的分布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值、病变节段及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MRI T2 WI髓内高信号。采用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发生率为2.4%(71/2981),分节不良椎体为上位椎间隙8例、下位椎间隙53例、远隔椎间隙10例。观察组术前颈椎活动度(35.2°±6.5°)较对照组(47.3°±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09,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颈椎曲度分别为24.3°±3.8°和25.8°±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901, P >0.05)。观察组 MRI T2WI 髓内高信号发生率为39.4%(28/71)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5)。观察组病变椎间盘平均退变分级高于对照组(Z=5.273, P<0.01),而颈椎分节不良椎体下位邻近节段椎间盘与上位邻近椎间盘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平均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4.24%±9.49%和61.78%±1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8, 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体分节不良影像学上表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分节不良节段下位椎间隙,退变严重,颈椎活动度变小,但相邻节段和颈椎整体曲度影响不大。此类临床表现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选择适当术式治疗,预后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