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解剖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共同创办的跨学科学术期刊,以广大解剖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间的信息交流为宗旨,坚持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                

首页>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0-1202/R
  • 国内刊号:10-12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8年第01期

中央气道吸气相-呼气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李磊;韩新巍;曹靖;王素雅;华成飞;康泰

关键词:气管, 支气管, 中央气道, 呼吸运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测量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对中央气道径线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招募6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4(34.0±9.1)岁.志愿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薄层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使用特殊纵隔窗(窗宽500 HU,窗位-100 HU)在吸气末、呼气末时测量中央气道横截面积,计算塌陷指数,测量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夹角(隆突角,∠C)、右上叶-中间支气管夹角(∠RI)、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夹角(∠RMI)及左上叶-左下叶支气管夹角(∠LUI),并观察吸气末、呼气末时中央气道的形态改变.结果 深呼气末,中央气道横截面积均少于吸气末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气管塌陷指数为19.7%±8.6%;右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和右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1.4%±9.6%、14.7%±6.2%、15.5%±5.7%、10.1%±3.6%、24.5%±9.1%;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4.0%±9.4%、15.1%±5.0%、27.6%±10.7%.左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96,P<0.05);其中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与左上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54,P<0.05);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分别与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呼气末与吸气末时比较,∠C增大,∠RI、∠RMI、∠LU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LUI吸气-呼气差值大.深吸气末时,中央气道的轴位横断面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深呼气末时,气管85%(51/60)、左主支气管70%(42/60)、右主支气管82%(49/60)呈后膜变平或轻度前弓形态.叶支气管断面形态改变不明显.结论 MSCT为观察和测量中央气道径线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呼吸时相的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的横截面积和夹角变化程度不同,有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型号的气道支架,也有助于探讨和研发更具有生理适应性的气道支架.